皮膚炎有許多種類,其中異位性皮膚炎,是因「異位性體質」的過敏反應而造成反覆發作的皮膚炎。患者及其家人常有過敏體質、氣喘、過敏性鼻炎、或過敏性結膜炎。大多在孩童時期發作,約有一半的患者青春期後會逐漸緩解。
▲異位性皮膚炎,多發生於孩童。
主要用以診斷的臨床病症:癢、孩童主要出現在臉部以及四肢伸側,成人則是在四肢屈側,嚴重者則會分布全身、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炎(六個月以上)、本身及家族史有異位性體質,都是醫師在診斷時的依據,除此之外,也常合併有皮膚乾燥、經常性的表皮細菌感染、毛孔角化、白色糠疹、乳頭濕疹、眼皮濕疹、黑眼圈…等等。
因癢而搔抓,容易產生傷口,造成細菌(以金黃色葡萄菌最多)或病毒(單純性皰疹病毒)感染。長期反覆發作與搔抓造成慢性濕疹變化,皮膚變乾、變厚、脫屑、紋路加深、色素沉澱。
而以下四點誘發因素與加重因子,也要特別注意,免得皮膚癌的狀況加重:
1.飲食: 10%-12%的患者有飲食過敏,常見的為蛋、奶、黃豆、花生、海鮮。
2.吸入性過敏原: 空氣中的塵?、灰塵、花粉、黴菌。
3.氣候變化:冬季濕度低,會加重皮膚乾燥皸裂;夏季悶熱潮濕,汗水容易刺激皮膚。
4.情緒壓力。
治療方式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與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,若情況嚴重者,需給予全身系統性治療,平日也須養成規律生活習慣、避免接觸過敏原、可使用溫水浸浴,增加角質水分含量,避免過熱、過冷環境及過度流汗的狀況。衣著寬鬆,以棉質為佳,避免羊毛或其他化學材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