蕁麻疹,俗稱「風疹塊」或「起清膜(台語)」,是以膨疹(搔癢性的浮腫紅疹)為主的常見皮膚病。疹子大多在數小時內消失,但是新的疹子又不斷的在其他部位出現,整個病程通常在二至三週會痊癒。如果持續發作達六週以上的,就叫做慢性蕁痲疹。
皮膚劃紋症是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的一種,搔抓、用毛巾摩擦皮膚或皮膚輕微的受傷,都可導致發癢及膨疹。若影響到深部血管,會造成眼瞼與嘴唇的腫大,稱為血管性水腫(angioedema)。血管性水腫嚴重者可造成呼吸道黏膜水腫致呼吸困難,或影響腸胃黏膜而產生腹瀉症狀。
會引發蕁痲疹的原因很多,常見的包括藥物、食物、吸入性的過敏原、蚊蟲叮咬、感染、物理性的原因,或是有潛在的全身性疾病等等。最常見的食物部分,如蝦、蟹等帶殼類海鮮,而食物類的過敏,通常在兩個小時內就會發生,少數會延遲到一天至兩天發作。
通常以口服抗組織胺即可獲得不錯的治療成果。而急性蕁麻疹常因藥物、食物所引起,應暫時停止可疑的過敏原。為避免蕁麻疹加重,應避免吃太燙、辛辣、及含酒的食物或喝酒。洗澡不要洗太燙的水、衣服不要穿太緊、腰帶不要束太緊,以免刺激而加重蕁麻疹的症狀。
蕁麻疹常會愈抓愈癢,要儘量減少搔抓,以多擦藥或輕拍來止癢。口服藥物一定要按時吃,不可等到發作才吃,如此才能控制蕁麻疹。急性蕁麻疹須治療一至二週,慢性蕁麻疹則須至少六週以上,以安全有效的藥物來調整改善過敏的體質。